1.

什么是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本质上是在满足特定标准时运行并在区块链上维护的程序。 

智能合约通常用于自动执行协议,以便各方可以立即确定决策,而无需中介或浪费时间。他们还可以自动化工作流程,从满足某些情况开始。

智能合约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

简单的“if/when…then…”行被写入区块链上的代码以使智能合约工作。当预设情况得到满足和验证时,活动由计算机网络执行。 

这些活动可能包括将付款转移给适当的各方、发送警报、登记车辆或开出罚单。当交易完成时,区块链被更新。这意味着无法修改事务,并且结果仅对已获得访问权限的人可见。

以太坊ETH ) 是用于运行自动协议的最广泛使用的智能合约区块链。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通常用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 Solidity 编写,然后编译成以太坊虚拟机可以执行的低级字节码

Polkadot 是由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Gavin Wood 建立的另一个智能合约生态系统。在了解 ETH 距离发挥其作为安全和可扩展系统的潜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他选择启动他的区块链网络。

交易、投资、借贷等金融应用就是智能合约用例的例子。它们可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医疗保健、游戏和房地产,以及构建整个公司结构。

2.

DeFi 智能合约的基准是什么?

分布式账本加密货币是作为分散式智能合约基础的两种技术。 

首先,包含的数据,即交易必须被安全存储以形成数字分类账。这意味着必须保留交易的整体排名和内容。单个交易被捆绑到区块链中的块中,然后按顺序持续存在。

比特币 ( BTC )等数字平台上开发和交易的虚拟货币被欧洲中央银行描述为“不受监管、去中心化的数字加密货币”。在 1990 年代,已经有建立数字货币的倡议。然而,这些尝试需要使用银行(分类账保管人)来跟踪资金的所有权账户。 

今天,区块链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用于在对等网络中传播该分类账或交易日志,同时保持交易日志的完整性。由于这一突破,不受监管的加密货币市场现在成为可能。

3.

智能合约的生命周期涉及哪些阶段?

智能合约的形成、智能合约的冻结、智能合约的执行和智能合约的最终确定是智能合约生命周期的四个重要步骤。它与区块链开发生命周期不同,后者从定义您希望使用区块链产品解决的问题开始,并以最小可行产品结束。

智能合约生命周期的阶段

创建

迭代合同协商和实施阶段组成了创建阶段。首先,双方必须就合同的总体内容和目标达成一致。这类似于传统的合同谈判,可以在线或离线进行。在底层账本平台上,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有一个钱包。其标识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匿名的,用于识别当事人和转移支付。

在目标和内容达成一致后,必须将合同转换为代码。底层智能合约编码语言的表达性限制了合约的编码。大多数智能合约系统提供了构建、维护和测试智能合约以验证其执行行为和内容的基础设施。

正如在传统编程语言中看到的那样,将需求转换为代码需要利益相关者和程序员之间的多次迭代。智能合约也不例外,谈判和实施阶段之间可能会进行多次迭代。

在发布阶段,当各方就合同的编码形式达成一致后,将其上传到分布式账本中。在此阶段,分布式账本中的节点将合约作为交易块的一部分接收。一旦大多数节点确认了区块,该合约就可以执行。由于去中心化智能合约一旦被区块链接受就无法修改,因此对智能合约的任何更改都需要开发新的合约。

虽然智能合约被放置在区块链上,但这一事实本身不应被解释为一方同意签订合约,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向区块链提交智能合约,这意味着任何随机钱包所有者的义务。同样,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可以使任何区块链参与者受益,无论他们是否选择提前获得收益。

冻结

在提交给区块链之后,智能合约得到大多数参与节点的确认。必须向矿工支付价格以换取这项服务,以防止生态系统被智能合约淹没。

合约及其各方现在向公众开放,并可通过公共分类账获得。在冻结阶段,任何向智能合约钱包地址的转账都被阻止,节点作为治理委员会运行,验证合约执行的先决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执行

参与节点读取存储在分布式账本上的合约。那么,智能合约是如何执行的呢?合约的完整性得到验证,代码由智能合约环境的推理引擎(编译器、解释器)执行。智能合约的功能是在从智能预言机和相关方(通过硬币承诺商品)收到执行输入时执行的。

智能合约的执行会为智能合约生成一组新的交易和新的状态。将结果集和新状态信息输入分布式账本并使用共识机制进行验证。

敲定

生成的交易和更新的状态信息被放入分布式账本中,并在智能合约执行后使用共识过程进行确认。之前承诺的数字资产被转移(资产解冻),合约完成确认所有交易。

4.

智能合约生命周期的优缺点是什么?

智能合约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承诺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和建立信心,但它也带来了新的障碍、成本和法律不兼容性。 

由于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传统条款协商阶段和代码实施阶段,因此必须根据智能合约程序员的费用来评估减少律师所节省的费用。

由于合约执行和支付最终确定之间的加密安全链接,去中心化执行基础设施和参与参与者扮演了合约执行者的角色。这种内置的冲突解决流程提高了所有相关方的公开性和公平性。 

另一方面,已缔结的智能合约的不可逆性质引发了有关补救的额外问题,因为由此产生的交易集合在定义上是不可变的和不可撤销的。

虽然智能合约生命的几个方面目前需要专门的技术知识(例如编写智能合约),但在成本节约承诺的推动下,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的预期广泛采用无疑将降低现有的进入壁垒并导致开发用户友好的智能合约创建、测试和共享环境。

5.

智能合约会被销毁吗?

是的,可以使用 selfdestruct 函数销毁智能合约。

以太坊智能合约提供自毁功能,允许他们销毁区块链系统上的合约。然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自毁功能允许开发人员从以太坊中删除智能合约,并在发生紧急情况(例如攻击)时转移以太币。另一方面,此功能可能会增加开发的复杂性并为攻击者提供攻击渠道。 

当发现安全漏洞或必须升级智能合约的功能时,开发人员会终止合约。他们将在解决错误或升级当前版本后启动新版本的合约。

攻击者于 2016 年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的智能合约中发现了一个名为 Reentrancy 的漏洞,该漏洞导致 DAO 组织损失了 360 万以太币(2020 年 2 月为 270 美元/以太币)。这种臭名昭著的攻击有时被称为 DAO 攻击。

DAO 黑客攻击持续了几天,该组织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的合同已被泄露。由于智能合约的不变性,他们无法阻止攻击或移动以太币。如果合约具有自毁功能,DAO 组织可以快速转移所有 Ether,避免经济损失。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